挂牌底价2万元的10亩鱼池对外出租,经过266次竞价,最终以19.1万元成交,溢价率高达855%。辽宁省营口大石桥市高坎镇党家村通过沈阳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沈阳农交中心)的平台对外发包鱼池,村集体的资源真正变成了资产并得到增值。
近年来,随着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的陆续开展,村集体的资源资产“浮出水面”。然而做好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个难题,如何让农村资源变成资产,让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农村产权交易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以前在农村“三资”管理上“跑冒滴漏”问题时有发生,如在集体资源发包上,出现了以权谋私、暗箱操作等现象,造成集体资源流失,引起群众不满,引发信访案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2015年7月成立的沈阳农交中心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收入。”沈阳市副市长郑滨介绍,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网络竞价的方式,提高了农村要素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实现了农村集体土地效益最大化,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受让方的补贴收入。开展交易活动,有序推进交易平台正式运行,实现国有和集体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
2019年,沈阳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项目平均溢价率19.46%,增加农民收入363万元。2020年,全市完成交易项目227宗,溢价率13.3%,增加农民收入615万元。2021年,截至7月31日全市共完成流转成交项目1162宗,溢价率16.71%,增加农民收入2400多万元。沈阳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项目呈爆发式增长,给农民带来真切实惠。
模式创新,交易“一网通办”
2019年8月,辽宁省政府决定依托沈阳农交中心建设省市县乡四级监管的全省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信息服务平台。2020年4月,平台正式开通。2020年辽宁省委组织部、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农村集体资源资产流转必须通过农村产权交易网络信息平台交易,坚决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作为政府监管部门始终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积极探索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创建了“监管+交易”的运行模式。
“厘清边界后,基层农经队伍从收集交易信息、组织交易等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为我们交易机构提供监管服务,帮我们把住了政策法律风险;我们交易机构也实现了由起初的‘坐家等项目’到现在深入基层找需求,主动上门送服务的转变。”沈阳农交中心董事长张喜庭说,由于厘清了界限,市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今年春耕期间,全省项目呈爆发式增长,最多日交易量近400宗。
截至8月31日,今年已累计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2254宗,流转面积8.17万亩,平均溢价率15.94%,成交金额2.25亿元。交易量较2020年增加了近7倍,交易额增加了近3倍。
为了实现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乡村全覆盖,辽宁省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共用一个监管平台,为省、市、县、乡四级监管人员配备监管账号,实施统一监管,有效强化了集体资源资产的动态监管,维护了农民集体利益,促进了集体资源资产依法、公开、有序流转交易。
目前省、市、县、乡四级建立了1200人的监管队伍,明确监管流程、范围、权限、标准和时限,对不同规模的集体资产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由系统自动推送至相应监管主体审(复)核,开辟了依法监管集体资产新路径。
沈阳农交中心作为交易这一重要节点,积极改善流转交易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提高服务交易处置能力,利用互联网的“扁平化”优势,为每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配置信息录入账号,提供Web网页和手机App发布和委托发布等多种信息发布渠道,把能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的交易环节全部信息化、网络化,实现了“信息服务一张网、权属交易跑一趟”的建设目标。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这个模式深受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乡镇(街道)农经工作人员欢迎。一些种粮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真正体会到了参与市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今年开春,沈阳市沈北新区立丰家庭农场主刘立新,通过交易平台流转近一万亩土地。“平台的信息量大,交易公平公正,谁有能力谁去种地。不像过去,村里有闲置土地发包,知道的范围小,通过平台交易村里的资产不至于流失。”刘立新说:“过去流转土地要通过经纪人,而且履约成本太高。现在这个交易平台服务好还有政府监管,我们可以放心种地。”
金融创新,减轻农民负担
按照沈阳农交中心交易规则,竞买人需要在交易前拿出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交易保证金是潜在受让人在交易过程中对遵守交易规则和流程作出的经济保证。在交易高峰期,为了确保当年有地种、上好项目,有的竞买人一次看中多个“心仪”项目,可在筹措多项目保证金时又因为融资犯了难。
沈阳农交中心为了帮助竞买人解决保证金融资难题,与保险公司联合推出了保证金保险保单作为交易保证金的补充形式,这是沈阳农交中心为解决保证金短期挤占生产流动资金而创设的一项金融服务。
去年玉米价格一路走高,吸引很多种粮大户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沈阳市苏家屯区的种粮大户关乃铭,在今年春耕时想再流转几千亩地种玉米,通过沈阳农交中心平台,他看中一宗4000多亩的耕地项目。
但是在交纳交易保证金时,关乃铭发现另外一宗2000多亩项目的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却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产生了同时竞争两块地的想法。但他算了算自己“腰包”,参加两个项目的竞争,需交纳的交易保证金就得占用买种子、化肥等农资的预备资金15-30天,影响到春耕备耕的正常进行。
得知参与项目可以用保险保单做交易保证金后,他在不到一天时间里,就顺利办完了征信查询、保险申请等程序,把保单交给工作人员,“如数”交纳了交易保证金,同时取得了两块地的竞价资格。关乃铭说:“保险保单可做保证金,这项服务真贴心。”他用100万元的保证金保险保单补足缴纳耕地流转交易保证金,顺利竞得心仪的土地。
“在大项目上帮助受让人解决资金短期挤占难题,是我们一直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实现‘小杠杆撬动大资金’是农村产权交易保证金形式的突破,也是在全国同行业中首次成功尝试。”沈阳农交中心总经理王洋说。
这一突破不但解决了农民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还优化了各界精英投身农村、投资农业的营商环境,释放了市场活力。最重要的是,这一措施实实在在促进了土地流转交易,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交易创新,盘活“沉睡”资源
今年7月16日,本溪市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口镇正沟村756亩红松塔果采摘权转让项目在沈阳农村产权交易平台顺利成交。这是辽宁省首例林果采摘权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转让。
沈阳农交中心以实际需求为导向,针对红松果采摘期集中,短期内不易寻找采摘合作方的难题,设立采摘权品种,今年首次在平台完成了两宗红松塔果采摘权交易,共交易面积1638亩,总成交价57.62万元,溢价率15.24%,此举既创新了交易品种,又拓展了服务范围,实现了以前村党支部书记在村里组织交易时想象不到的增值效果。
随着辽宁省各地农村土地确权完成,可预见农村产权交易的品种会有所增加,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凡是法律没有限制的品种均可以入市流转交易。未来涉及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将更加活跃,沈阳农交中心作为交易平台载体的服务必将不断延伸。
为提升交易影响范围,进一步发挥作为交易机构信息传递、价格发现等基本功能,沈阳农交中心与天津、吉林、黑龙江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共同签署了“一市三省”合作协议,互相推送优质项目信息,引入充分竞争机制,目标是实现“跨省通办”建立农村产权交易跨区域大市场。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全省共有68宗项目受让权被省外农业生产大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竞价成功取得,成交额1350万元,辽宁省的农村产权交易项目实现了“跨省交易”。
沈阳农交中心在9个涉农区、县分别设立分中心和办事处,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监管架构与市场交易相结合的运营模式。依托街道便民服务大厅,组建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与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合署办公,设置农村产权交易窗口。同时沈阳农交中心加强了专业化交易技术队伍建设,探索开展了“交易中心+经纪人”服务模式,将交易服务延伸到了村头巷尾,把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
“沈阳农交中心作为农村产权交易机构及其平台系统将依据政策方针,立足市场,持续优化农村产权交易模式,对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要素构成进一步深入探索,唤醒‘沉睡’的农村资源、激发农村资源活力,为农村经济腾飞插上翅膀,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张喜庭充满信心地说。